发布作品

登录

“咔哇潮饮”有毒饮料案:相关公司及股东赔偿1.7亿

饮品研究院 1周前

曾经轰动一时的“咔哇潮饮”有毒饮料案发生后,作为经营方四川某藏公司唯一股东段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3月15日,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佛山法院发布了一批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首度向媒体通报了该案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判决结果。根据佛山中院的判决,段某某、四川某藏公司、佛山某某乐公司共同赔偿1.7亿余元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致歉。

2016年,段某某作为四川某藏公司的唯一股东,委托佛山某某乐公司生产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饮料,该饮料因一度在全国范围内热销尤其受到年轻人追捧,销售额高达1700余万元。经检测,该饮料含有我国一类精神药品成分γ-羟基丁酸,属毒品范畴。段某某因贩卖、制造毒品罪被判无期徒刑。佛山市检察院提起该案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段某某、四川某藏公司、佛山某某乐公司按该饮料销售额的十倍共同赔偿1.7亿余元并发表道歉声明。

2022年7月,佛山中院作出判决认为,段某某、四川某藏公司、佛山某某乐公司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饮料的违法犯罪行为,侵犯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行为人实施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饮料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有关“十倍赔偿”等法律规定,判决段某某、四川某藏公司、佛山某某乐公司共同赔偿1.7亿余元并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致歉。shiye-toutiao.cn

因案涉毒饮料销售遍及全国各地,故该案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各级媒体对该毒饮料被查处事件进行了广泛报道。该案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秉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必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精神,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等七部门《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座谈会会议纪要》的要求,充分发挥了民事公益诉讼的追责功能,通过对段某某等侵权人实施“十倍”惩罚性赔偿,对制假、售假者予以极大的震慑,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大洋网

阅读2.32w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爆料、投稿、商务合作等事宜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ytt202010)或邮箱(shiyetoutiao2020@163.com)。

好文章,值得鼓励

好文章,值得分享

相关文章

用户
反馈
APP下载
云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