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水产预制菜出圈记:高端食材平民化,年增长超40%
凤凰网 03月25日
近期,河豚、鲥鱼、刀鱼等过去出现在高级餐桌上的长江三鲜,登上了盒马的货架。相比于佛跳墙、酸菜鱼、花椒鸡等千篇一律的面孔,盒马定制的水产预制菜很快在社交媒体上出圈。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放在锅里稍微煮一下就可以开始吃了,味道很鲜美。”第一次领略过河豚鲜味的黄梦向时代财经表示。
位于江苏海安的中洋河豚庄园内,养殖了很多春日河鲜,有四十多种经济鱼类在不断推向市场,这里是盒马长江三鲜的生产基地。
盒马对预制菜的执着可以追溯到2017年,盒马工坊开始尝试推出各类预制菜商品,到2019年,第一个预制菜爆款——香辣烤鱼在盒马问世,该款烤鱼仍然是预制菜热销榜单的常客,年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
也是在2019年,盒马开始与中洋集团旗下的中洋鱼天下达成合作,首次将河豚、鲥鱼、刀鱼搬上零售货架。
01
长江三鲜“游”到全国餐桌
长江三鲜和预制菜的碰撞来源于深入的市场调查,盒马调研发现,86%的受访者在购买水产品时有预制处理需求。其中,“厨房小白”对水产预制菜的需求最高。
从野生水产到餐桌上的时令美味,需要熬过复杂的工艺检验,有着数十年科研技术的中洋鱼走到了行业的前列。
据中洋集团副总裁、中洋鱼天下总经理刘大勇介绍,当河豚完成了野生到人工养殖的转变后,“控毒”成了另一个核心问题。“集团花了6年时间,完成了河豚鱼控毒养殖的技术攻关,并且拿到了国家级的发明专利。”
2019年-2021年,盒马的河豚、鲥鱼、刀鱼逐渐在华东地区打开了市场,如今,长江三鲜跳出了长三角,把触角伸向了华南、华北等多个地区。
“今年2-3月,‘时令三鲜’”预制菜在盒马上市后,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6倍,其中,华东地区大面积区域的增速都达到6倍以上,华北、西部、华南等全国其他地区的销量也在逐渐增长。”盒马全国水产采购洛枫接受采访时说道。
至于如何兼顾全国消费者的口味,盒马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预制菜配套的料包相当于铺开了一层底色,西南地区偏爱辣味,可以加工成麻辣火锅;北方地区的口味偏重,往锅底撒上香菜和生抽更能戳中当地人的味蕾。
这不是盒马爆款第一次走出限定区,江浙沪的青团和八宝饭频繁出现在了北方和西南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中,西北地区的烤馍馍也不再是南方人眼中的“神奇物种”。
基于此,盒马内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开发思路,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消费者的食用偏好,拓展一条从源头、商品质量到物流等各个环节高度契合的供应链。
“地方特色名菜、点心几乎家喻户晓,大众的接受度比较高,盒马正在并且长期做的是把供应链触达到千家万户。”盒马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说道。
02
每年增长40%,预制菜走入扩张期
“今年的预制菜市场会是扩张的一年。”刘大勇对水产预制菜的底气来自于渠道端的反馈,到2020年底,中洋集团预制菜品类销售占比达到6成。
据了解,2022年,中洋集团预制菜出货量达到两千多万份,2023年预计突破五千万份,并且制定了三年出货量超过1亿份的战略。
“水产预制菜每年都是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连续大概3~4年。对于水产预制菜增长不设上限,因为空间很大。”洛枫说道。
比如河豚,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时令品,单个月销量突破15~20万份。当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认知越来越多,还能带动对区域内其他食品的认知度。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其中在C端市场的规模占比将接近30%。
行业高速发展的另一面经常会出现标准缺位、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刘大勇认为好的预制菜,一是要选择优质新鲜的原料,二是要实现高度还原。
自2003年,中洋集团还提出了“一鱼一标一码”等重要质量全程可追溯理念,实现了养殖-加工-产品-消费者的全程可追溯,确保产品品质。
“未来,以盒马多元的消费者触达网络,加上各供应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品控能力,我们将携手把更多不同地区、不同食材、不同口味的预制菜品,送到更多消费者的餐桌上。”洛枫说道。
来源:凤凰网
阅读4612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爆料、投稿、商务合作等事宜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ytt202010)或邮箱(shiyetoutiao2020@163.com)。
相关文章
-
预制菜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带你揭秘
工人们正有序地进行预制菜生产。净菜、调制、滚揉、加工……数十种预制菜产品正在新鲜“公司刚刚又进了一万四千斤的雪芽原料用于生产,做预制菜就要让消费者感觉就像从家里厨房刚端出来的一样“公司里的招牌水产预制菜,从事蔬菜预制菜的企业也有二三十家,现在当地正在把烧烤必点菜——鲜食毛豆打造成特色品牌,工人正在给鱼去内脏机器切条2预制菜如何兼具色香味形。研发很重要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形”
调味食材 1078阅读 18小时前
-
大卖场转型:电商化救命,会员店换轨
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实现7800万元的盈利。沃尔玛在中国内地共关闭超130家卖场,但是零售行业自内衍生出的仓储会员店,电商对线下实体零售的冲击日益显现,以电商模式为主导的零售数字化转型。高鑫零售持续推动大润发布局线上渠道。高鑫零售旗下大卖场减少了4家,2022年82.9%的超市企业线上销售同比实现正增长。传统零售商超面向电商化的转型越成功。卖场从具备流量获取能力到实现业绩增长的独立经济体。
格隆汇 1728阅读 18小时前
-
全家悄悄试水开卖预制菜
界面新闻近日在上海一家更新的全家便利店中,全家没能披露带有预制菜门店的比例,门店原有鲜食更多的是满足用餐时间相对较短的上班族的需求“而预制菜面对的需求则是当消费者时间相对充裕;增设预制菜门店的鲜食销售并未因预制菜而产生变化。彼时预制菜被各类销售渠道关注,便利店确实是预制菜一个不错的销售渠道,但预制菜企业的产品定位会限定渠道选择,62.3%的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预制菜。
界面新闻 1045阅读 19小时前
-
预制菜营收超6亿,得利斯要撕开C端预制菜的口子?
提高预制菜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业务规模。得利斯的预制菜业务又有何不同,得利斯在预制菜领域不断加码布局,得利斯的预制菜产能实现了大幅增长,预制菜带来的营收也在不断上涨,得利斯的预制菜类产品共实现营收6.43亿,得利斯一直以生产和销售冷却肉及冷冻肉、低温肉制品等业务为主,得利斯冷却肉及冷冻肉业务、低温肉业务的营收均出现了下滑,撑起得利斯过半营收的冷却肉及冷冻肉业务。
红餐网 1097阅读 19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