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富,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食业家 05月20日

与双汇、金锣等肉食加工环节知名企业有所不同,牧原专注于育种和养殖等产业前端,消费者对其知之甚少,目前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终端品牌、消费者品牌,而是一个经销商品牌、行业品牌。
2022年养殖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不包括牧原。在亏声一片的大环境里,这家养殖行业龙头2022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净利润大幅增加超九成,生猪出栏6120.1万头,已成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
从1992年,从22头猪起家,秦英林已经成功迈过七次猪周期。多年以前,秦英林通过讲述3个故事来探寻企业基业长青的DNA,这些故事成为其穿越周期腾飞的秘钥。
01
养猪,把猪当成儿子养
2000年前后,用瘦肉精养猪成为行业的一种潜规则。据媒体报道称,彼时牧原的猪没有喂瘦肉精,有一段时间根本卖不出去,造成资金链出了问题。
“谁用,(我)开除谁!”
为了提高瘦肉率,秦英林决定自建饲料厂,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2006年9月,上海爆发了瘦肉精事件,300多人同时中毒入院。这个时候,牧原生猪走进大众的视线,东方时空特意对秦英林进行了专题报道,中联肉食、天津宝迪、上海五丰纷纷成为秦英林的忠实客户。
不仅如此,西方国家的企业闻声而来,纷纷与牧原签订合同,2008年的时候牧原的生猪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正是因为秦英林自己的坚持给牧原带来了更好的一面,曾经那些在背后评论的人到现在也只剩下了羡慕和敬佩。这一步,向外展示了牧原的格局。
02
还贷,担起责任修自己的路
瘦肉精事件前后,牧原的资金非常紧张,产业扩张又需要贷更多的款,秦英林偿还贷非常艰难。
恰逢中国农业银行股改上市,按照当时国家的政策,牧原在农业银行的2540万元贷款可以进行打包处置,也就是免予偿还,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秦英林不肯,“企业不还钱,这不是好的风气,别人咱管不了,但牧原要还。”公司副总急得直掉眼泪:“我们养猪12年,都没有挣这么多的钱。”“我们总会有一年挣到2000万的,你要相信。”秦英林的傻劲又犯了。
“这笔贷款的钱是国家的,必须还。我们担起的是一份责任,不是负担,是在修自己的路。”
但他后来真的一笔笔地还完了2000多万银行贷款。在此之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银行开始排着队给秦英林送钱,“首先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农业发展银行,先给我们3000万,又给8000万,再给3个亿。我说我没有那么多的抵押物。银行说,给你信用!”
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但银行却为牧原打破了行规。这一步,给牧原带来了名声。
03
助民,承担起社会责任
2009年夏,秦英林老家内乡县和周边几个县市遭遇了持续性暴雨,十几万农户家里的小麦发芽滞销。关键时刻,秦英林表示:“农民们的芽麦我收,我全收!”为此,秦英林贷款1个多亿来收购发芽的小麦。
随着小麦的大量收购,问题与之而来,养殖场的猪只吃了3天就不吃了。但秦英林并没有后悔,他说:“我们企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无条件承担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因收芽麦而死,请在我的坟头立上‘因收芽麦而死’的牌子。”
得益于前期的技术积累,他把小麦全部以科学的方法做成颗粒饲料,解决了饲料的存放周期问题。没有想到第二年,全国饲料价格大涨,秦英林靠着颗粒饲料还大赚了一笔。
很多人并不知道,秦英林夫妇对于助民这件事毫不吝啬,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牧原捐赠了2亿元;2020年还向西湖大学捐款8亿元,用于前端的科学研发;作为河南本土企业,2021年河南特大水灾捐了1亿元;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捐赠10亿元于母校,共建河南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
这一步,给牧原带来的是民声。
04
结语
三个故事之后,牧原股份迎来质变发展。
2010年,牧原生猪出栏量仅为36万头,营收4.45亿元。但到了2013年,生猪出栏量就暴涨至130万头,营收达到20亿元,净利润也达到3亿元。
携带如此亮眼的业绩,201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成功在深交所敲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300亿元。而拥有牧原股份55%股权的秦英林夫妇,也在那年首次成为了河南首富。
阅读1443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
相关文章
-
赞皇酸枣仁:品牌引领,小枣仁剑指万亿“睡眠经济”大市场
据了解,目前赞皇年产酸枣仁7000余吨,占全国市场份额70%左右,年产值50多亿元。据悉,赞皇县现已引进河北康平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出了酸枣仁粉、酸枣仁压片、酸枣芽茶、酸枣仁颗粒、酸枣仁提取液等多种酸枣仁助眠产品,颇受市场好评。据悉,赞皇已聘请数位全国知名专家担任赞皇酸枣仁产业发展顾问,为赞皇酸枣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赞皇通过研究实践和探索,还在全行业率先发布了“中国酸枣仁产业高质量发展赞皇倡议”,一个全国性的酸枣仁产业生态圈正在加速形成。
品牌农业与市场 1.20w阅读 1天前
-
白沙溪获评2023年湖南茶叶“三茶统筹”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9月8日,2023第十五届湖南茶叶博览会在长沙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开幕式上,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再获殊荣,获评2023年湖南茶叶“三茶统筹”标杆企业荣誉称号。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84年建厂历史的湖南老字号企业,是新中国成立首家全国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的重要指示,坚持生态发展,坚持“三茶统筹”,立足茶产业,打造茶品牌,创新茶产品,拓展茶市场,融合茶旅文,做好茶文章,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山乡巨变乡村振兴作出积极重大贡献。
糖烟酒周刊湖南站 1879阅读 5天前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长沙召开
9月7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仲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和委员们的贡献,并对今后的工作寄予厚望。他指出,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开展茶文化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所依靠的骨干力量,在推动茶文化研究、宣传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科研和科普两方面作出了贡献。最后,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王建满作重要讲话。
糖烟酒周刊湖南站 2954阅读 5天前
-
“家乐福式”塌方:传统商超何去何从?
前不久,已有18年历史的家乐福广州新市店发布公告宣布“停业”,自此之后,家乐福在广州、深圳地区已无门店存在。把时针拨回到1995年,家乐福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并在北京开出了首家门店。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022年3 月,被称为 “亚洲规模最大旗舰店”的北京家乐福中关村店正式歇业。2022年7 月,开业长达 22 年之久的北京家乐福方庄店也宣布关闭。据联商网数据,2022年联华超市、红旗连锁、永辉超市、家乐福、盒马鲜生等34家超市企业关闭门店超过680家。随着租赁合同的到期、超市卖场周边商圈的成熟,家乐福低价拿地的优势不再,这直接导致了其经营成本的飙升。
界面新闻 1781阅读 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