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登录

肥丽酸辣粉创始人王丽:从一间包子铺到200多家门店,一个永不服输的“穷”姑娘

新消费内参 2023年12月20日

小而美的酸辣粉事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餐饮行业的连锁品牌都十分看重门店的扩张速度,比如海底捞。但王丽不这么认为,她的“肥丽酸辣粉”品牌加盟店在好几年的时间里才慢慢开设到百家门店,与那些动辄千家门店的品牌相比相差极大。
王丽认为,做餐饮的人一定得有敬畏心,不仅是对顾客,也是对那些支持你、加盟你的人。所以,不同于很多品牌利益引诱式的鼓励加盟,王丽考虑更多的是怎样让每一家酸辣粉加盟店“小而美”:投资少、长期见效、利润不低。
所以围绕餐饮产品改良、单店模型设计、用户体验与服务,甚至加盟店长的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王丽都有所探索与实践。
做好一种餐饮产品、做好一家餐饮门店、做好一个餐饮品牌,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作为一名持续创业者,王丽对于自己创业的本质又有怎样的认识?在她热情投入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人生使命在驱动着她纵情向前?王丽的人生经历,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王丽是混沌创商院第23期学员,以下内容整理自混沌对王丽的采访。

01

职场连升三级,但依然坚定选择离职

2004年,王丽大学毕业的时候,由于家庭贫困造成学费拖欠,导致她无法如期取得毕业证书——在当年,这几乎等同于断绝了她应聘工作的常规渠道。后来,在零零散散各式职场折腾了两年以后,直到2006年,她才真正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当时王丽找到的工作是在一家服装道具公司做培训,她后来总结认为,这段时期的工作对她后来的创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来说是她对自己有了几点发现:
第一,工作时相当拼命。作为贫困家庭的长女,当时王丽身上既有着怯于见识有限的自卑,同时也有着对改善家庭经济情况、改善父母弟妹生活状况的渴望。她既需要证明自己(没有文凭证书),同时也有急切的利益需要。
于是,除了基本的培训工作外,当出差、装台这些体力活还是属于公司男性的工作范畴时,王丽也会主动申请承担工作,加班加点对她更是家常便饭;一些其他部门不愿意接手的脏活累活她也照单全收。她当时最核心的考虑是紧抓工作效率——早一点完成布展,客户就能节省一天的房租、节省一天的损失。她不自主地站在了公司管理或者说品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当时的她并不自知。
加盟商们很喜欢她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老板对她也相当欣赏,但同事们与下属则不然。有人背后说她坏话、当面与她争吵,有人一听是她的培训直接不来。但王丽想得很开,她说:“后来我迎来第一份事业时,很多人愿意跟着我做,愿意来帮助我,我觉得就是这种特别拼的状态,给了大家一份笃定感。”的确如此。
第二,学习能力很强。王丽从一开始就不掩饰自己在工作能力上的欠缺,她的办法就是赶快去学,不要不懂装懂。王丽在这份工作期间分别做过培训部的副经理、人资部的经理以及品牌管理部的经理。每次职位上的调动对她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但王丽总能扛住前期的压力。她的工作表现相当出色,她离任时总能留下一个颇具规模的部门团队。
第三,具有全局眼光。王丽发现,在工作中她往往能留意到其他人看不到的问题。公司当时需要向各地的加盟商供货——服装,而当时每条裤子都会附赠一条或两条可能会用来扦的裤边。她发现很多这样的赠品堆积在加盟商的仓库中直到过期都基本没有人会用到,王丽认为这就是公司资源的一种浪费。类似的还有当服装货品的颜色出现色差时,王丽发现问题往往只停留在加盟商和销售部之间,而始终没办法被反馈到研发部或者采购部,类似这样部门间细小的协调反馈问题王丽还发现了许多。
王丽当时一有机会就会与老板沟通这些问题,她的老板相当惊讶,因为这些问题之前从来没有人向他反映过。老板评价她是“能看到自己工作上的本质问题、能够看到整个公司成本问题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王丽逐渐获得了老板的信任与肯定。
在工作中的全情付出使王丽得到了不小的回报。在公司的三年,王丽的薪资收入翻了一倍,职位连升三级。在她最迷茫的几年老板一直鼓励她、肯定她,而且在相当多的业务问题上为她指点迷津。用王丽的话来说当时就是“打开了边界”,她的管理能力真正得到了磨练与成长。
这里有一个生活上的细节,王丽印象十分深刻:当年她结婚时,她老板并没有给出异于其他同事的礼,但在私下里向她承诺要全包她办宴席的钱,这一点让她十分感动。
然而,在看似如鱼得水的职场背后,实际也包含着王丽的几分隐忧。首先还是钱的问题,尽管工作中接连升迁,并在零几年的石家庄已经拿到约六千元的较高收入,但面对家庭的负债与实际情况,这点钱依然是杯水车薪;其次,王丽也感受到来自组织内部的压力——她的付出很难得到其他同事的认可,员工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也很常见,这都让她在实际交往中感到困难;同时,作为一家较为传统的制造业公司,整个公司的内部文化相当保守,对于改革创新较为迟钝,这使得王丽的主观能动性常常碰壁,而她又十分期望按照自己发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改良组织、提高效率。

所以,在再三权衡下,王丽最终还是递出了辞呈。在老板给出保留职位三个月的承诺下,王丽卸去了令她倍感疲惫的职场工作。她已经隐隐有所感觉,她的人生使命即将在一份独属于自己的事业中得到实现。shiyetoutiao

02食-业头条

第一次创业,一场风风火火的空欢喜

辞职以后,王丽选择了创业。
她第一次创业瞄准的赛道是快餐行业,具体的创业项目是做包子。乍一听似乎与她之前的工作差别很大,但王丽有自己的原因:一方面,她自己手里的资金并不充裕,如果做服装相关的创业投资,显然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王丽也考虑到了自己的父母。她的父亲之前不幸遇到了两次车祸,因此外出做工一直不便;而她母亲更是一把年纪还在建筑工地上做着和水泥的体力活。王丽希望自己可以为父母提供一个做事的机会,所以她才选择了门槛较低、投资较少的快餐行业。
在责任心的驱使下,王丽东拼西凑了两万块钱正式开启了创业之路。
起初,王丽并没有考虑过创业的不易,她单纯地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挣到钱。她在职场上的拼命此刻转化成了一种倔强:哪怕她在28岁时不能成功,但她依然相信自己会在38岁、48岁获得成功。
但打气只能归打气,真正上手后王丽很快认识到了创业的艰难:
最直观的艰难体现在身体劳累上。由于资金不足,王丽最开始的包子作坊环境极其恶劣,阴天漏雨透风,冬天又脏又冷。再加上需要跟着别的师傅学技术,王丽往往早上四五点起来赶早营业,结束后还要学习、练习直到十点十一点才能回去。王丽自己形容那段时间的生活就是“特别苦、特别累,而且感觉困难是每天都在积累变多的”。
身体上的劳累尚可忍耐,但来自周围亲人的质疑与轻视让王丽感受到压力更多。王丽做起这个创业项目时结婚不久,公婆很难接受自己的儿媳放着好好的职场工作不做,反而跑去经营小作坊。丈夫对于王丽的选择起初也是怀疑多过支持,王丽的姑姑、小姨都不同程度地告诉她“就不是那块料”。
而最让王丽难以割舍的,是她才刚刚成为一个五个月大宝宝的母亲。王丽回忆说,她的孩子每次见到她都十分粘人,每次见面都不舍得撒手,拽都拽不走,每次睡得再熟一放下也会立马醒来。她说孩子在直觉里就缺乏安全感,对于孩子她觉得忽视了很多。
王丽说:“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主动选择掉入到一个黑洞里,身边所有人都不理解是为什么”,那是她的一个至暗时刻。
但她终归没有败下阵来,王丽靠着一股子倔强的劲变得越来越坚韧。她说“小时候很多人都跟我说女孩不能打架,但我不,我觉得女孩也可以打架;她们说我一个大学毕业生,尤其还是做惯了管理岗位的人,根本做不来包包子这种事,但我不,我就觉得我能做下来……我其实并不笃定我一定能把这家包子店做好,但我唯一笃定的是我一定能做成一件事儿,可能不是包子,不是餐饮,但我一定能做成一点事业。”

王丽的包子店也坚韧地存活了下来。尽管最终因为没有产生明显的收益,王丽认为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是失败的,但对于大多数无疾而终的创业项目来说,王丽的经营也不能算一无是处。况且,在这一次的实践中,她亲身积累起了创业的实践经验,这在日后将带给她极大的帮助。

03

第二次创业,初次尝到成功的滋味

王丽当时的创业算不上失败,但一年到头到了盘账的时候,她发现兜里的钱结清肉款后就只剩下了千把块钱,这让期望挣钱的她倍感灰心丧气,也促使她不断反思。
经营包子店的时候,王丽依靠的唯有热情,但创业只有热情远远不够,王丽想到的办法是先去观察同行。
当时,在同一条街上还有一家粥店。王丽发现,每天光顾粥店的顾客似乎与她的包子店的顾客完全是两类人,这使得她十分好奇,也让她第一次萌生出“创业也是一门学问”的想法。
王丽开始学着以一种较为理性的视角来看待创业这件事,她的认识或者说经验主要有三点:
一、一定要因地制宜考察用户群体。
为什么光顾粥店的顾客与包子店的顾客“完全是两类人”?王丽调查后发现,当时的沙河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各种公路网络正在快速完善。而在主街上的那家粥店里,经常落座的顾客多是高速路上跑路的司机,或者是频繁业务往来的老板、客户,或者就是单纯的游客,而她的包子铺辐射的则是小范围内的社区熟客,二者根本没有在同一位态上进行竞争。
而且王丽敏锐地发现,沙河特色的产业如玻璃制造、陶瓷制造等正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此办厂投资。而一家小小的粥店尽管也有提供便饭的能力,但远远不足以承接即将到来的巨大需求。而且,或许简单的便饭也将没办法满足业务往来频繁的顾客的宴请需求。
在综合考察后,王丽决定改换门庭,她这次决定做餐馆。
经过与家人一番艰难的协商后,王丽又筹措到了十几万的启动资金。她承租下主街北头十字路口的一家上下三层约300平的蔬菜零售店面,并招聘了好的厨师。这次,她还想做包子,但绝不仅限于包子了。
事实证明,王丽的判断没有错。当时,随着沙河的工业快速发展,许多当地老板需要合适的餐馆宴请外地来考察、采购的客户;同时,一年一度的沙河玻璃展也定期为王丽创造了大量的用餐需求;本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陶瓷厂、建筑公司也带来了大量工人的用餐需要,这些都帮助王丽的餐馆快速打开了局面。
二、一定要重视对顾客消费行为的观察、重视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在当年的沙河,餐饮的经营者很少会考虑到用户体验这件事,大多数餐馆只是一个顾客花钱吃饭的地方。但王丽很早就意识到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她认为服务水平在餐饮行业尤其重要。具体到她的餐馆,她回忆到了几点细节:
最早,她留意到来她餐馆就餐的顾客总是拎着猪蹄或者鸡翅等卤肉食品,于是她迅速跟进了这些菜品,但实际销售中却反应平淡。后来她发现,在餐馆这类场所中,烟火气相当重要。因为卤制品其实口味上没有太大的差距,它的售卖亮点其实就在品相上。王丽的办法就是卡着饭点,把热气腾腾的猪蹄、鸡腿摆出来,让每一位食客一眼就能看到冒着热气的食物,所谓“一烫抵三鲜”就是这样的道理。于是王丽餐馆里的卤货哪怕比别家贵上一两块钱,购买者也是络绎不绝。
另外,随着本地产业的发展,沙河逐渐汇集了许多外地人。有的顾客是南方人,说更习惯吃包子的时候喝咸汤,王丽就根据情况调整了汤品;有的顾客说他们习惯吃的凉菜是现调的,而不是提前拌好的,王丽他们就专门准备出凉菜区允许顾客们自选菜品来拌;有的顾客觉得猪蹄、鸡腿有些油腻,希望能蘸着蒜汁解腻,王丽她们也会迅速地提供对应的服务;有的顾客随口抱怨了一声包子馅咸了,王丽她们也会适时送上一碗粥帮助顾客调整口味。
除了观察顾客消费行为及时调整产品与服务外,为了让顾客获得更好的体验,王丽在餐馆的装修上也费了一番功夫。通常餐馆的布局往往把吧台放在店面正中,但王丽希望顾客推开门或者掀开门帘,就能感受到店里的服务热情,于是她把吧台放在了门口——确保顾客到达店里的第一步就有人能打招呼。
这些动作都相当奏效,餐馆的厨师称赞说“就没有丽姐搞不定的客户”。王丽自己也说“只要顾客来我这儿吃了一次,我就会让他来第二次、来第三次。”
三、一定要重视产品策略的应用
王丽的餐馆当时分了四类产品:
首先是引流产品,即大家普遍认为非常美味的包子,但一块钱的售价她只卖五毛钱。这是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尽管这个产品的利润很低,但它的作用是引流。
其次是利润产品,指那些顾客容易忽略的东西,比如粥。县城其他店都卖一块而王丽卖两块或者三块钱,虽然这些产品并不受人们太多关注,但却是利润最大的产品。
再者是经典产品,例如卤猪蹄、卤鸡腿、卤鸡翅等,这些产品其他门店都有做,这时候比拼的就是看谁能做出圈,谁做的更加“经典”,王丽她们这块儿的确做出了口碑。
最后,还有一款特别定制的产品,即在菜单上没有但顾客有特殊需求的菜品。王丽的餐馆也会特制这样的产品,无论做得好还是不好,只要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他们就会认为很好,即使做得不够好,他们也仍然非常感激。
因此,在产品线的搭配上,王丽对产品的选择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她清楚哪一款是引流产品,哪一款是利润产品,哪一款是经典产品,哪一款是专门为客户定制的。
第二次创业王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在做餐馆的五年里,平均日营业额达到了6000元,她不仅在头三个月就还清了前期的投入,也在很短的时间里偿还清了家中的欠款。同时,她自己也置办好了房子、帮助弟弟成了家,甚至许多其他项目的投资也不再捉襟见肘了。

但更重要的收获其实还是实实在在的创业经验、经营经验,她在第二次创业中斩获的成绩,将在未来她的酸辣粉事业中再度重现。

04shi-ye-tou-tiao.cn

小而美的酸辣粉事业(一):

餐饮产品制胜的秘密shiyetoutiao

经营餐馆的五年,是王丽重拾自信的五年,她挣到了钱,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她还不满足,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使命不在于此。王丽第一次学着从外部视角审视自己,她说:“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使命以后,我自己也在怀疑,我是不是要一辈子就守在县城里、就守在一家大包子铺里?我很不甘心。”
要做什么?她自己也没想好,但她留意到了自己无心插柳办起来的一家小酸辣粉店。
论起投资酸辣粉店的动机,其实王丽也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她说大概只是百忙之中感觉这可能会是个机会,而且几乎没有投入过精力,只是任凭它自然成长。
但这家小小的酸辣粉店竟然轻轻松松实现了每天一两千块钱的营业额,而且也吸引到许多人到店里咨询技术与加盟问题。这让王丽印象深刻,并感到十分惊异。
后来县劳动局、人社局组织了一场创业创新大赛,王丽也受邀参赛。考虑到包子店耗费的巨大精力,复制起来也十分不易,所以王丽当时带去分享参赛的项目,就是她的小酸辣粉店生意。
王丽认真复盘了酸辣粉的创业思路,她突然发现这个小店包含的经营要素其实并不多,它的创业模式复制起来相当容易。后来王丽的酸辣粉创业项目拿到了沙河劳动局的一等奖、邢台市的二等奖、河北省的二等奖以及全国赛事的银奖。直到这里,王丽才开始重视酸辣粉创业这件事。
说干就干,王丽把自己经营五年的餐馆交给了跟着自己共事的厨师,她离开了县城沙河,来到了省会石家庄,开启了一份新的创业事业。
但沙河毕竟是小地方,酸辣粉当年在县城是稀罕的快餐品类,到了省城石家庄还是如此吗?小小的酸辣粉店,能实现王丽的创富梦想吗?
王丽后来总结过,她在做酸辣粉项目上的心得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非共识的认识:
第一点是当大多数人认为美食有很强的地域属性时,比如到了山西就要吃刀削面、到了兰州就要吃兰州拉面、到了重庆就要吃火锅,王丽反而认为餐饮产品一定要摆脱属地标签。因为当一种餐饮产品有很强的地域属性时,往往意味着在这个地区集聚了多家经营者。同质的从业者越多,品牌势能越难以积累,这导致最终大家只能通过价格战的方式进行竞争,实际上每个人都挣不到钱了。
第二点是当大多数餐饮从业者还认为一定是追求正宗的口味才能脱颖而出时,王丽反而认为盲目追求正宗无异于自杀,餐饮的口味一定要因地制宜、有所迁移。
在这两点非共识的前提下,王丽发现,任何餐饮品类都能够打出差异化,都会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她的酸辣粉,或许在川渝地区司空见惯,或者哪怕就在石家庄也并不稀罕,但只要她能够探索出本地人偏好的口味,探索出本地人合适的饮食习惯加以改良,那么就有可能成功。
王丽对酸辣粉的改良有这几点:
首先在口味上,她发现川渝地区的口味偏好就是辣,而北方地区尤其河南河北更偏好麻辣。所以,与依赖很多香料加重辣度的川渝做法不同,王丽追求的是一种麻和辣的平衡,这就需要香料上的比例要有所创新调整。同时,王丽也发现,北方人吃面食、粉食时,尤其喜欢喝几口汤。但传统的川渝风味往往又辣又油,让人下不去嘴。所以她在调整酸辣粉麻、辣平衡的同时也追求口味上的醇厚感,同时调整油脂比例,让人能喝汤而且感觉口舌生津。
其次是辅料,王丽发现川渝地区菜品的风格就是使用大量的辅料,最典型的就是辣子鸡——食客往往要在一堆辣椒中间找鸡肉。而北方以往做面做粉更强调主食,但在配料上往往欠缺。王丽的调整就是把更多的雪菜、葱、香菜、豆腐、萝卜干、酸豆角、花生、豌豆等小辅料加入汤底,让每一根粉上都带上辅料。除了辅料外,像牛肉、肥肠、毛肚这些浇头王丽也允许顾客可添加。这些浇头、辅料上的添加使得顾客吃得很爽、回味无穷。
王丽也在主食上有所改良,她的酸辣粉店用到的主食材料全是红薯粉,而市面上百分之八十应用的是干粉条。干粉条的优势是容易储存,容易运输,但它脱水的过程中损失了太多的水分,所以在制作时无论怎么泡水都没办法达到鲜粉的口感。王丽店里的酸辣粉用的是新鲜的红薯粉,它保证了软糯的口感,同时也更容易吸收汤汁,更容易出味。更重要的是颜色,煮熟的红薯粉晶莹剔透,其他的粉条更多是一种焦糖色或者发灰,这在“色香味”上首先就占据了优势。
但是,这些产品上更高品质的改良带来的是成本的提高,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产品价格的提高,但王丽有着自己的成本计算。以红薯粉为例,新鲜的红薯粉相比干粉条每份的成本要贵5毛钱,这当然是不小的价格差距。但煮熟红薯粉只需要30秒,而干粉条则需要3分钟——这导致出餐效率差别很大。而对于快餐门店来说,翻台率是很重要的指标,这一点王丽的门店就做得很好,尤其再算上煤气、电力上的消耗,成本上的差别就不算大了。但吃红薯粉的体验与干粉条的体验绝然不同,王丽她们取得了顾客们的信任。王丽说过,“消费者对餐品是有价值感知的,如果我们给他提供的是好的食材让他们吃起来放心,他们是愿意多消费两三块钱的。”

王丽孤身一人把酸辣粉项目带到了省城石家庄,结果做的相当成功。食业-头条

05

小而美的酸辣粉事业(二):

加盟店得以成功的单店模型设计

王丽最早之所以会重视酸辣粉项目,实际上也跟众多加盟商自发主动地加盟跟进有关。最早在沙河时,王丽就发现很多人想要学她的这个技术,想要学酸辣粉相关的配方,同时想要去开店。不过当时的加盟也比较简陋,她除了能给这些用户一些基础的培训外做不了太多,她自己对于店面的加盟方案、单店模型都还没有系统的思考。
当把主要精力放在酸辣粉项目上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加盟商加入,王丽渐渐地有了一套加盟方案,而在单店模型上,她又有这几点设计:
首先是区域问题。在王丽看来,加盟实际是对品牌的认可,反过来也在为品牌聚势,所以一定要重视品牌辐射能力。所以,她反对品牌加盟商随意空降遍地开花,她比较认可地推式扩张。这一点不仅是要求为品牌考虑,实际也是为加盟商负责,她不希望用别人的血汗钱去外地做推广实验。
其次是选址问题。王丽对酸辣粉的受众人群也做过一些调察,她发现整个消费群体还是以25-30岁的年轻人为主。所以当一家新店要开起来时,她更希望能靠近主流商圈、靠近年轻人的聚集地。
最重要的是加盟商的问题,就是谁适合来开店的问题。王丽介绍说,在她们的加盟商画像中,开店成功率最高的是夫妻店,因为夫妻两人共同参与共同支持,这就容易克服困难度过难关。但如果不是夫妻店,王丽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是对餐饮行业抱有敬畏感、真正热爱餐饮行业,而不能利益熏心、被挣大钱污染内心。她说一个好的店长一定是有用不完的热情在的,哪怕店里只有一位顾客,也绝不会让他感到氛围冷落。
第四点,王丽认为还有面积和投入的问题。一家小酸辣粉店先期的投入在十余万元,其实并不算高,而且在王丽的设计里,一家合格的加盟店是能够在6-8月收回投资成本的。她的酸辣粉项目有着很不错的收益预期,而这一点也是大多数加盟商给予她的实际反馈。
王丽也十分重视加盟商的培训与加盟店面的运营。她说别人加盟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任,所以她有必要在每一个环节严把关。她会训练加盟商如何把产品做到标准化,如何让装修风格更为搭配合适,如何洞察当地的客群做好推广交流,如何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做出调整等等,一步一步把店开好。另外王丽也十分推崇运营顾客微信群,她们会在群内设置很多优惠活动,同时鼓励大家在群里多多分享日常,最终通过顾客们唠家常式的参与把群运营得相当有温度。
靠着产品上的改良与对加盟商的负责,王丽的酸辣粉加盟店数量达到近200家,已经成为石家庄相当有影响力的酸辣粉品牌。
随着加盟店面数量的增长,王丽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供应链问题。最早她找不到会为她炒制200公斤料的工厂,恰好她一个挺靠谱的朋友的食品加工工厂效益不好,濒临倒闭。本着互相帮忙的心态二者进行了合作,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工厂的效益也实现了好转,二者实现了共赢。
像这样在供应链上与王丽合作的小企业还有很多,王丽曾说,她选定的合作方必须要有敬畏心,必须能够帮助她一点点建立起高的食品安全标准。从一开始的简陋的仓储、物流到后来冷链冷库的新鲜配送,她一点点在产品线的标准上加码。对她而言,这不仅是对顾客与加盟商负责,更是在对自己的人生使命负责。

王丽身上就是有这样的能量,她不仅有所热爱与敬畏,她也在实现个人使命的过程中把她的热情带给了更多的人。但就像每一位最终觉醒的创业者一样,王丽找到使命的过程也并不容易。shiyetou-tiao.cn

06

王丽:在混沌找到初心使命

王丽说,在来到混沌以前,她懵懂地感觉自己创业的热情就来自于基因,但那时她心里并不踏实。完整地接触了混沌的课程以后,她开始学着用“一”思维的方式思考自己创业的本质。一开始她以为自己热衷于指导加盟商开店,创业的本质是自己热心的性格。但后来遇上了疫情,很多店铺经营不善走向了倒闭,这让她也曾有过一段灰心丧气的时候,创业真的只是因为自己愿意帮助别人的性格吗?可能本质上并不是。
后来王丽把思索的方向对准了服务的人群。她发现自己非常享受帮助别人实现目标后,看到她们脸上焕发的光芒。她回忆了自己的家世与求职、创业经历,觉得自己身上的热情其实就来自于对改变命运的急迫,而急需改变命运且同样善良、充满热情的人还有很多。王丽忽然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都在本能地帮助这样的人,她包子店的厨师以及她的多数加盟商都是如此。
想清楚这一点,其实就是在冷冰冰的商业模式里找回了人的思维;正因为带有了人文的关怀,才使得王丽的创业事业总是充满温度。
王丽说,她的使命就是用这个小而美的酸辣粉店,帮助县乡地区那些有志于创业的年轻夫妻或小镇青年在创业之路上少走弯路,帮助他们留在家乡、留在亲人身旁,帮助他们在家乡实现就业、获得收入。
使命落定,王丽说就像心里一个千斤重锤应声落地、就像心里一个鼎直直立在那儿了,这种感觉,就是一种踏实、一种笃定。这是混沌赋予企业创始人的独属珍贵时刻。
于是,在这样的使命驱动下,王丽再面对加盟商时,她的价值主张变成了让他们投资更少,让他们店里的利润核算更加精确,让加盟商的店型、财务模型更好了。同时,除了在工具上、产品上的辅导培训外,王丽认为精神上的辅导与陪伴更为重要。她不仅要让加盟商挣到钱,更要把她身上的这份力量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改变命运。这份团结起来的力量帮助“肥丽酸辣粉”品牌度过了疫情时期的黑暗。
如今,王丽复盘了封控时期的经验,开始大力迭代线上营销的酸辣粉预制产品——这在当时给了她们很大的帮助。王丽坚定地相信,未来她们的酸辣粉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线上线下的结合,线上产品赋能线下产品,线下门店承接线上流量,实现品牌影响力的立体性突破。
线下门店二百多家,线上产品几千万元销售额,“肥丽酸辣粉”在新的时期展示出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王丽本人也正无比接近自己的人生理想。

当年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出来的小姑娘,终于坚强地成长为给予人力量的人了。

作者:混沌学园

编辑:竺天

审核:Singleshiye-tou-tiao

来源:混沌学园食业-头条

阅读1358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食业头条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

好文章,值得鼓励

好文章,值得分享

相关文章

用户
反馈
APP下载
云交会